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咸阳市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协议
为了促进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利用杨凌的农业科技优势提升咸阳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按照
2004
年
10
月
25
日咸阳杨凌双方领导联系会议签署的《备忘录》和《五年计划》,拟在《咸阳市
·
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一体化协议书》的总框架下,建立和开展咸阳市与杨陵职业技术学院的
“
市院合作
”
,以此作为加强和推进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内容。
一、
“
市院合作
”
的指导思想:
以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引进、开发农业新技术,展示、推广农业新成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科技培育产业、促进产业、发展产业,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化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二、
“
市院合作
”
的基本思路:
以咸阳市彬县为重点,以其它各县市区农村为阵地,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试验、实习、推广、示范基地,按照
“
学院优势专业与地方主导产业相结合的思路
”
,开展
“
一系一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
的产学研对接,快速、有效地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一)按照彬县农业发展规划,以彬县人民政府为主体,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技术支撑,院县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采用
“
一系一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
的农业科技推广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合理调配人才资源,在促进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化的基础上,以科技培育新型产业。
(三)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突破口,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四)在重点抓好彬县的基础上,辐射带动咸阳市东部、北部和南部县市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乡、示范村,带动提高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
“
市院合作
”
的内容:
利用
2005-2008
年三年时间,在彬县小章镇、炭店乡、城关镇、新民镇分别建立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荒山坡地综合利用为重点,农、林、牧、草、沼各业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示范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
60
户,引进农作物、畜禽新品种
3
~
5
个,推广农业新科技成果
15
项,培育新兴产业
1
~
2
项,培养农村科技能手
20
名,培训农民
4000
人次以上,组建
3
~
5
个农业产业化专业协会,使示范村各产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增加
1000
元,达到
2500
元以上。
在建好彬县农、林、牧、草、沼各业示范村的基础上,逐步把示范村区域向北、向东、向南扇形推进,在北部旱原、中部旱腰带和南部灌区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的示范乡村,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林业工程
以荒山坡地综合利用为重点,抓好现有
2469
亩(退耕经济林
2056
亩,荒山防护林
440
亩)经济林和荒山防护林的补栽、嫁接和经营管理工作,补植、新栽经济林
2526
亩,荒山防护林
1069
亩,引进适宜彬县栽植的经济林木品种
1
~
2
个,推广经济林木栽植及科学管理技术,荒山造林技术等,使森业覆盖率由
33.3%
提高到
50.7%
,年产优质干杂果
1000
吨,年林业产值达到
100
万元以上。
(二)优果工程
重点推广果业生产
“
四大关键
”
技术,提高现有
350
亩水晶梨管理水平,对
140
亩老梨园进行高接换种,推广果园种草技术
300
亩,沼液沼渣综合施肥技术
100
亩,使优质果率达
80%
以上,实现果业的无公害化生产。
(三)畜牧业建设
以推广种草养畜技术为重点,引进三元杂交良种猪
1
~
2
套,良种奶牛
130
头,推广生猪、奶牛科学饲养技术、苜蓿加工青贮技术等,种植优质紫花苜蓿
500
亩,使牧草面积达到
1300
亩,年产干草
1000
吨以上,逐步实现温棚养奶牛、养猪产业化。
(四)水利工程
新打机井
6
口,完成配套设施的安装,对虎家湾、水北、林家堡村的灌溉渠系进行改造,设计、安装虎家湾村大棚内节水灌溉设施。
(五)设施农业建设
以虎家湾村为重点,新建塑料大棚
140
座,小拱棚
300
座,引进果蔬新品种
2
~
3
个,推广大棚草莓、苜蓿、小乳瓜、礼品西瓜等生产技术,为示范村培育新型产业。
(六)生态农业建设
新建沼气池
100
口,配套改厕、改圈、改灶
100
套,使示范村沼气入户率达到
60%
以上,进行沼气管理技术培训,大面积推广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果蔬产品的质量,实现示范果蔬生产的无公害化。
(七)农民技术培训
按照农时季节,结合示范村科技推广项目,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深入田间地头及时解决项目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推广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各示范村重点培养
3
~
5
名农民技术骨干,以提高农民的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实现推广项目的产业化经营。
(八)、专家大院建设。
2005
年,重点支持彬县,对已建成的小章农业科技综合示范专家大院进行完善,使其尽快更好的发挥作用;结合专家大院建设和产业布局特点,建立综合试验示范研究工作站,主要研究解决北部旱作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各系与彬县各乡村对接对象及主要目标是:
动工系:建设小章镇卧龙村产业化温棚养猪基地和林家堡生态奶牛养殖基地,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
20
户,完成畜牧业生产建设任务,培养农民技术骨干
8
~
10
名,培训农民
1000
人次,组建养猪专业协会和奶牛养殖专业协会。
农学系:建设城关镇朱家湾村设施农业示范村,主要任务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
20
户,完成优果工程、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任务,培养农民技术骨干
3
~
5
名,培训农民
2000
人次,组建大棚种植专业协会。
林学系:建设炭店乡林家堡村荒山坡地综合利用示范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
20
户,完成林业工程建设任务,培养农民技术骨干
3
~
5
名,培训农民
1000
人次。
水利系:建设新民镇胡家坡科技示范村,推广果园节水灌溉技术,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培养农民技术骨干
2
~
3
名,培训农民
500
人次。
四、
“
市院合作
”
的形式:
按照《咸阳市
·
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一体化
2004-2008
年计划》指导思想中
“
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推广为纽带,强化行政推动,加强示范带动,拓宽合作渠道,挖掘合作潜力,构建政府牵线搭桥,社会广泛参与的市场运作新机制
”
的要求,市院合作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一)、加强项目合作
把项目合作作为
“
市院合作
”
的主要形式和载体,重点在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专家大院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重点区域的产业带开发、农民技术培训等项目上开展合作。大力鼓励和支持专家教授个人、个体企业、各种协会组织和农民个人之间的合作,逐步形成全民参与的
“
市院合作
”
氛围。
(二)、召开联席会议
①
每年年初,召开双方领导联席会议或
“
市院合作
”
座谈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认真研究和梳理思路,制定当年合作计划,并就重大合作项目交换意见,探讨如何把
“
市院合作
”
向深层次全方位推进。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
②
每年中期,组织开展一次合作项目和基地建设检查观摩活动,检查
“
市院合作
”
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合作项目落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三)、组织定期交流
①
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和杨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推广处,坚持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和衔接,及时就双方合作中的新情况和一些具体问题加强磋商和解决,更好地为双方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②
定期组织企业家、基地负责人、项目法人、专家教授与咸阳各县市区一体化办公室负责同志进行交流,融通感情,互通情况,谋求新的合作。
(四)、协调组织形式
双方分别在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促进委员会和杨陵咸阳农业产业一体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合作。咸阳市由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杨陵职业技术学院由院科研推广处负责。
五、
“
市院合作
”
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市院合作领导小组,由咸阳市政府市长和杨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共同担任组长,由咸阳市政府主管市长、杨陵职业技术学院主管院长共同担任副组长。
(二)、投入保障。双方把
“
市院合作
”
作为转化科技、解决
“
三农
”
问题的试验区来办,共同积极争取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和陕西省的支持,不断加大对合作项目的投入力度,努力探索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的新模式。咸阳市政府每年为
“
市院合作
”
投入
50
万元的运作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杨陵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从科技推广经费中切块向科研推广基地、专家大院、博士后工作站、研究所投入,并结合承担项目给予配套支持。以确保多渠道加大对
“
市院合作
”
的投入。
(三)、加强宣传。实施
“
市院合作
”
是一项带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对有效快速转化科技成果、化解
“
三农
”
矛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双方在相互合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宣传典型;要突出专家教授、投资企业、产业基地、合作模式四个重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层次,讲求宣传效果,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把
“
市院合作
”
不断推向新层次。
(四)、强化管理。
“
市院合作
”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
“
市院合作
”
工作的协调与指导,负责搞好市院联席会议的组织及各项日常事务的办理;积极协调双方定期组织交流;落实专人,加强对双方合作中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资金落实、项目实施、农民增收等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尤其要加强对双方合作成果的统计;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对市院合作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市院双方都要建立
“
市院合作
”
领导和部门责任制,切实把合作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双方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畴,定期进行严格考核和评比,共同打造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的坚实平台,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