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五个一批”工程之一。陕西省教育厅以助力产业脱贫攻坚为主线,将开展产业扶贫培训作为高校践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鼓励高校积极投身全省产业脱贫攻坚战中,构建了“政府、高校、群众”参与共赢的扶贫生态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益效和社会效益。
近日,就陕西省高校特色产业扶贫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相关媒体记者先后对9所高校及其扶贫点进行了走访。
特色产业高校扶贫培训计划中省媒体采访现场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农业高职院校,学院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走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之路,积极探索农业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涌现出了赵瑜等一批扎根农村、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专家教授,形成了“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赵瑜精神。
三大精准扶贫举措 深化落实脱贫攻坚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赵瑜精神”,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创新实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基地扶贫三大精准扶贫举措,持续为贫困地区教育和产业发展“造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学院被媒体誉为精准扶贫的“高职范本”。
教育扶贫“斩穷根” 。学院率先实施了农民全日制学历教育,开设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教育班,近两年先后建立了9个县(区)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现已累计培训2万人次。学院并建立8县一区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开办水利特色订单班,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将教育办到农业生产一线,探索建立了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减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学费,从源头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科技扶贫“改穷业”。学院在赵瑜精神的指引下,引导科教人员,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主要途径,落实“双百工程”,服务麟游特色产业发展;落实“两联一包”,助力太白经济增比进位;发挥民盟作用,解决旬邑生产突出问题。坚持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增收,让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齐头并进。
基地扶贫“破穷障”。学院通过在彬县、凤县和杨凌等地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使基地建设、科技推广、扶贫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扶贫触角直抵“末梢神经”。
麟游县九成宫镇蔡家河村培训培训会现场
秉承“赵瑜精神” 为脱贫攻坚凝聚力量
赵瑜是学院历史上老一辈职教工作者的典型代表,赵瑜精神,是学院宝贵的育人资源和精神财富。在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和陕西省实施“五新”战略的大背景下,通过进一步深化学习赵瑜活动,赋予“赵瑜精神”的时代内涵,激发学院专家教授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热情,并以赵瑜精神为指导,按照陕西百所高校帮扶百县助力脱贫攻坚“双百工程”和“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要求,以麟游县、太白县棉寺坝村、旬邑县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村)为工作重点,通过科技培训、人才培养、项目引进、产业扶持,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以示范基地建设为重要抓手,培植科研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技术指导,推行“示范基地+科研项目+特色产业”的扶贫攻坚模式;以教育扶贫为根本途径,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村干部、贫困地区人才订单培养力度,以及贫困学生扶持力度,全力构建职业农民提学历、长技能和在校学生学知识、提素质、增才干的育人体系。
学院通过开展6年多的学习赵瑜活动, “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赵瑜精神已深入人心,不但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农村的专家教授,而且学院还将赵瑜精神和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创新了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建立了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基地扶贫“三位一体”的教育扶贫模式,取得了精准扶贫的阶段性成果,其中不仅提升了学院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也涌现了一大批“赵瑜式”专家教授,并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同时形成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科技包村型、专家大院型和企业带动型”等五种农业高职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
麟游县九成宫镇蔡家河村村委会主任王秀秀接受凤凰网陕专访
被帮扶对象——麟游县九成宫镇蔡家河村村委会主任王秀秀针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帮扶情况对凤凰网陕西说到:“蔡家河村贫困户参与培训的人数有66人左右,来自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定期都会来村里开展培训。其中有中蜂养殖方面的培训,也有养殖家畜方面的培训,涉及的知识有很多,村民对于培训的积极性也很高。经过培训,我们种植面积从一百多亩发展到五百多亩,村里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跟之前相比村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2016年实现了贫困户64人脱贫。”